近日,金融界报道称,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申请了一项引人注目的专利,名为“基于物联网的光伏电站智能管控平台及系统”。这一专利的申请不仅被广泛关注,更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重塑光伏电站的管理格局,实现智能化和高效运作。
光伏发电作为绿色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扮演着逐渐重要的角色。怎么样提高光伏电站的运维效率和发电效率,成为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难题。国电环保推出的这项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管控平台,无疑为这一问题开辟了新的解决路径。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信息,申请的专利的公开号为CN119398308A,申请日期为2024年9月。这一平台包含多个关键系统,功能各不相同。
该光伏电站智能管控平台包括一个显示系统,它通过可视化操作界面,向操作人员展示电站的实时状态信息。通过这一个系统,用户都能够即时获取光伏电站的发电情况和设备状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大幅度提升电站的运行效率。
在智能运维管理系统方面,该平台运用了一系列高端技术。通过对光伏设备正常运行状态的持续监测,系统使用故障诊断模型分析光伏发电数据,能够初步判断故障组件的目标位置。同时,它联动电站内无人机巡检终端,获取故障报警及定位信息。
更为先进的是,系统采用了卷积神经网络(CNN)对故障图像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来实现精确的故障识别。这一技术的引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工巡视带来的时间浪费,实现了光伏组件的智能化维护。
在智能公共管理系统中,光伏电站的各种管理细则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该系统不仅涉及到人员的管理,还涵盖了厂站设备资产管理、光伏电站整体管理以及健康度评价,为电站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这种集成化的管理模式,使得光伏电站在运营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人员与设备的最佳匹配,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这一系统的加入,使得国电环保在智能管控技术上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除了以上的功能,国电环保的智能运营管理系统也显示出了非凡的潜力。该系统专注于智能工单管理、关键绩效指标(KPI)管理及智能报表管理。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实时分析,并提供灵活的决策支持,电站管理者能够更准确地进行资源配置,提高发电效率和整体收益。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自2001年成立以来,始终站在绿色科技的最前沿。公司位于南京市,注册资本高达14403万元人民币,拥有丰富的知识产权积累,专利信息达631条。随着这项新专利的申请,国电环保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光伏智能制造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公司迄今的招投标项目达到1608次,且在光伏行业的技术推广上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可见,其在行业合作和技术实现方面的优势,将为新专利的推广提供强力支撑。
从当前的动态来看,这一基于物联网的光伏电站智能管控平台及系统,不仅将提高光伏电站的智能化管控水平,更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应用领域的拓展,国电环保在推动清洁能源转型及优化能源结构中,无疑将继续发挥重要角色。
在未来几年,我们有理由相信,借助这一系统的广泛应用,中国的光伏电站将迎来一个更高效、可持续的新时代。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